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1期
编号:12036256
慢性乙型肝炎的家庭护理(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1期
     [摘要] 以慢性乙型肝炎知识为基础,详细介绍慢性肝炎家庭护理知识,内容包括病毒性肝炎知识、休息、饮食、消毒隔离、自我观察、健康教育指导等;结果显示采取可操作性、针对性、前瞻性家庭护理措施,有利于使慢性肝病患者减少住院次数及经济开支,减少重型肝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升慢性肝病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乙肝;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1.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b)-098-02

    Home care knowledge of chronic hepatitis B(CHB)

    WANG Qiaofeng,CHEN Yuanli,CEN Minqiong

    (Infectious Diseases Branch,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0, China)
, http://www.100md.com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CHB),home care knowledge of chronic hepatitis B(CHB)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 including viral hepatitis, rest, diet, disinfection , isolation, self-observa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and so 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aking practible, targeted, prospective home care measures is helpful in the reduction of the frequency ,economic costs of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complications of severe hepatitis,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ing and living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B.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Chronic hepatitis B(CHB);Home care knowledge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主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范围内有20亿人感染过;超过3.5亿是HBV慢性携带者, 15%~40%感染者将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细胞癌[1]。我国约有1.5亿HBV慢性携带者。80%以上慢性肝病发作(已达到住院指标)有明显诱因,其诱因是对肝病不了解、酗酒、过度劳累、暴饮暴食、不洁饮食、吸毒、滥用血制品、乱投医等等。慢性肝炎患者发病率高,症状反复或加重,甚至造成肝、肾、脑等器官损害,严重者引起死亡。为了控制病情的发展,及时发现起病先兆及肝功能异常,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住院次数及医疗开支,笔者对经治疗好转出院的慢性肝炎患者,制定家庭护理,具体指导内容如下:

    1 乙型肝炎的基础知识

    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2]。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高度流行区,HBsAg阳性率在人群中平均达10%,其特点是男多于女,青少年高于成人,南方高于北方。但近年广泛推广接种乙肝疫苗,少儿HBsAg阳性率明显下降。
, http://www.100md.com
    1.1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

    ①经血液途径传染:包括输血及血制品、注射、手术器械、针刺、纹身等是最常见的方式。②母婴传播:包括通过分娩过程及随后密切接触等方式由母亲传染给婴儿,亦可在子宫内经胎盘传染胎儿,但较少见。我国约30%的HBV感染源自母婴传播。③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故HBV感染有家庭聚集现象。

    1.2无症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定义

    指那些既无症状体征,又无肝功能异常的HBsAg阳性者。如果血清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称为慢性HBsAg 携带者。以往把这种情形称为“健康携带者”,由于肝脏此时已有病理改变,故现已不再如此称谓。

    1.3 HBsAg阳性者能否结婚生子

    只要肝功能基本正常又无明显临床表现,可照常结婚生子。只是配偶及婴儿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 百拇医药
    1.4 HBsAg阳性者职业选择禁忌

    不应从事献血、直接接触食物的饮食业和幼托、保育工作。

    1.5急性发作护理

    对于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患者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休息。临床上多数转化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的患者,主要是由于没能做到这一点。临床上对于黄疸性肝炎,由于其潜伏期多为5~7 d,黄疸出现后伴有尿色如浓茶,巩膜(俗称白眼珠)和皮肤发黄,可伴有皮肤瘙痒,黄疸大约在1个月左右消失,故卧床休息至少要等到黄疽消失;而无黄疸性肝炎因症状不典型,平常亦被忽视,对于这种患者应根据症状、检验结果来决定卧床休息时间的长短,病情明显好转后,可适当增加活动量至痊愈。出院后1个月即可恢复工作,但应在半年内绝对禁止过度劳累。

    2 病情的自我观察

    2.1 慢性肝炎患者食欲观察
, http://www.100md.com
    当慢性肝炎患者出现病情波动时食欲往往较早出现改变,如食量下降,厌食肉类和油腻食物,严重者一见到肉类食物或闻到食物的气味都会发生恶心、呕吐。

    2.2 慢性肝炎患者如何观察体力

    患者自我感觉体力下降,尤其是处于休息状态亦觉疲乏,甚至四肢软弱无力,不愿走动时应警惕病情反复。

    2.3 慢性肝炎患者如何观察体重

    慢性肝炎患者体重如果明显增加又证明没有腹水,需注意合并脂肪肝的可能性;若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全身消瘦,则需作进一步检查明确是否发生了肝癌。

    2.4 慢性肝炎患者如何观察小便

    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在病情发作出现黄疸之前,通常先有明显的尿黄,应及时到医院留尿送检。
, http://www.100md.com
    2.5 慢性肝炎患者如何观察腹部的变化

    若出现明显的上腹胀且见隆起,常是病情严重的表现。肝硬化患者出现腹水时也有腹胀,此时腹围增大,脐凹陷变浅(尿量也通常明显减少)。另一种腹部情况是腹壁上(通常在脐的周围)看到弯曲的静脉,谓之“腹壁静脉曲张”,这是肝硬化发展到相当程度的表现。

    2.6 慢性肝炎患者如何观察皮肤和眼睛

    部分慢性肝炎患者面部出现色素沉着,皮肤失去润泽,胸前和颈部可见到毛细血管扩张或形状像蜘蛛的血管痣(蜘蛛痣),手掌可见大、小鱼际部位呈紫红色(肝掌),这些通常是慢性活动性肝炎后期和肝硬化的特殊表现。肝脏有病变常可在眼睛上反映出来。眼睛干涩是许多肝炎患者的常见症状,但最严重的眼部表现是巩膜出现黄染,这通常是病情明显活动出现黄疸的征象。

    3 用药指导

    慢性肝炎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规则用药,按量用药,不能自作主张。没有正规医院的医生或专科医院的医生许可,不能增减或停药。服药前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或用药后反应,服药时忌用茶水、牛奶、咖啡等易与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饮料。条件许可者,嘱其家属监督服药情况。

    4 饮食指导

    慢性肝炎患者必须节制饮食,以免诱发肝炎复发或症状加重,甚至诱发肝昏迷,导致死亡。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鱼等天然食物,宜少吃多餐,尽量少吃生冷、油腻食物,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保持均衡营养,忌酒及吸毒,少抽烟。不宜食用含有防腐剂、色素较多的加工罐头等食物,以减少肝脏的解毒负担。, 百拇医药
1 2下一页